齒輪加工中存在一些誤差,齒輪的精度直接影響設備的質量,因此在齒輪傳動計中,必須正確選擇齒輪的精度等級。根據標準,齒輪精度等級分為1、2、7、8、9、10、11、12級。
齒輪精度包括三個指標:齒輪運動精度、齒輪工作平穩精度和齒輪接觸精度。運動精度標準決定了齒輪角的所有誤差值,以確保傳動速度比恒定。齒輪工作的穩定性決定了一次旋轉中齒輪角總誤差的重復值,保證了傳動的穩定性,降低了振動和噪聲。齒輪的接觸精度決定了齒輪傳動中嚙合齒面接觸點的比例,從而保證了齒面載荷的均勻分布。
由于齒輪的使用條件不同,對上述三種精度的要求也不同。例如,儀器讀數齒輪和機床的分度齒輪需要更高的運動精度;高速動力傳動齒輪(大多數傳動齒輪)需要更高的工作穩定性;重型齒輪需要更高的接觸精度。根據標準,三種規格可以相互結合。輪齒工作穩定性的精度等級可高于或低于運動精度,但不高于2級或1級。齒輪接觸精度不得低于齒輪工作穩定性。
除上述三種不同精度的分析外,該標準還規定了齒輪傳動的側隙規范。在側縫規范中,可相互嚙合的齒輪齒在工作齒表面留下一定的間隙。主要目的是防止齒輪齒因受力變形和發熱膨脹而卡住,同時在齒面上形成潤滑油膜。但是間隙過大時,沖擊和噪音加劇,所以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。側間隙規范規定了四種組合形式,而不是齒輪的精度等級。